□常德日報記者 李雪芹 裴維維
一家人,30年,寫下199封書信。有夫妻之間的互訴衷腸,也有父母和子女的傾心交流。字里行間,家長里短,紀錄了一個普通家庭追求幸福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奮斗歷程。時代在變遷,不變的是溫暖的親情、愛情和代代相傳的好家風。
厚厚的幾疊書信手稿,被按時間順序整理好,珍藏在文件夾里。信上的字跡,有的剛勁有力,有的娟秀整齊,有的稚嫩可愛,幾封孩子寫的信里還夾雜著拼音。穿過30年的歲月長河,有的紙張已經發(fā)黃,字跡也變得模糊,但情感卻熾熱如初。
這199封家書,是唐生敏和家人最珍貴的回憶與財富。經過幾年的用心整理,它們被編印成一本厚厚的《可留園家書》。
為建愛巢 背負巨額債務
1993年7月,唐生敏在石門縣進修學校提筆為妻子王桃玲寫下了夫妻之間的第一封信,商量王桃玲外出務工的事情。
此時,他已經在石門縣太平鎮(zhèn)穿山河這個貧瘠的山村擔任了19年民辦教師。每月補貼從5元漲到80多元,卻改變不了生活的捉襟見肘。為了給孩子們建一個遮風避雨的家,唐生敏和妻子背負了沉重的債務。
山村交通不便、生產困難,1984年結為連理的夫妻倆,新婚當年找親戚借了幾百斤稻谷才渡過難關。好在承包到戶了,靠辛勤勞作可以解決溫飽問題。沒有公路,生產工具和每年收獲的幾千斤玉米、馬鈴薯,唐生敏和妻子要肩挑背負,走一公里陡坡山路去出售或調換成大米,再一趟趟把大米背回家。
一對兒女出生、長大,祖輩留下的低矮的土磚屋更顯逼仄。經過3年多準備, 1993年春天,屬于小家庭的第一棟房子落成。喬遷新居的喜悅里,摻雜著一份沉重。送走祝賀的親朋好友,夫妻倆一合計,建房欠了7000多元債務。那時木匠一天的工錢只有3.5元,人情往來剛從2元漲到3元。
此時,唐生敏正在進修拿大學文憑,為民辦教師轉公做準備。夫妻倆千思萬想后只找到一條路,那就是外出打工。打工潮剛剛興起,唐生敏在縣里打聽到,外出務工由縣勞動服務公司組織,外出務工人員必須辦理好相關手續(xù)。電話尚未普及,他只能第一時間將自己在縣城的學習情況和外出打工需要辦理的手續(xù)等事宜,通過書信詳細告訴妻子,叮囑她盡快做好準備。
南下打工 夫妻兩地分居
1993年7月,王桃玲和兩個親戚結伴南下廣東,開始了和丈夫兩地分居的生活。之后的10多年里,她先后五次外出,書信成為她和丈夫最主要的交流方式。盡管后來村部、學校、家里陸續(xù)裝了電話,但書信依舊是一家人所愛。
“那時,妻子29歲,我33歲,我們的孩子讀小學。她第一次離開家,思念猶如刀子時時刺著我和她的心。怎么緩解她的思家之情,讓她安心工作?我與她約定寫信,把思念留在信紙上寄回家。我還叮嚀她,保存好我們的通信?!碧粕粽f。
在閉塞的山村,打工還是一件新鮮事,難免有風言風語。王桃玲寄回家的信件上,一度不敢寫真實地址。上過高中的她文筆流暢,字跡娟秀,在給丈夫的信里,盡情傾訴思念之情和打工的艱辛?!按蚬さ谝徽臼菑V東省東莞市的一家玩具廠,廠里條件差,工作還算輕松,就是時間長,每天要做13個小時,每小時工錢只有6毛錢。1993年11月,我拿到了打工的第一份工資179元錢?!蓖跆伊嵋贿叿约簩懡o丈夫的信,一邊回憶,不覺紅了眼眶。
當時,唐生敏的月工資是83.5元,只有一半能按時兌現(xiàn)。兩個孩子一學期的學費就要168元,如果沒有其他家庭收入,很難湊齊學費。
王桃玲不在家的日子,唐生敏除了教書,還挑起了照顧孩子和完成家庭勞動的重擔?!坝H愛的妻子,家里的2000斤玉米全部收完,10月16日調換大米920斤,還了欠賬后還剩600多斤。紅薯雖然因雨水多果不大,但足夠豬吃……”唐生敏在信里事無巨細地告訴妻子家里的情況,讓她在外面安心。
盡管從家里到東莞市,一封信最快10多天才能到達,慢的時候要20多天,但王桃玲和丈夫、兒女、公婆的書信交流沒有間斷。
“盼啊盼,終于盼到你1994年寄來的第二封信,及一寸黑白照片兩張,舉家人如同過節(jié)一般歡喜。這封信你寫于3月12日,我收到已是4月5日了,從來信中知道你今年的情況,家人不禁感慨萬千……”唐生敏在給妻子的回信里,這樣描述家人收到她的來信時的場景。家里的一個個好消息,他也第一時間寫信告訴她。
1997年7月21日,兄妹倆考試取得好成績,還學會了做飯;
1997年8月,修房子欠下的債務全部還清;
2000年3月,自己的名字被列入公辦教師之列;
2000年上半年,郭家墩的公路修通,“肩挑背負”的歷史終結;
2002年10月,公路修到了家門口,程控電話入戶;
2008年,學校有了可以上網的電腦,寫、傳新聞稿件更高效便捷。
……
不向生活低頭,也不給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和人生留遺憾,唐生敏的付出收獲了累累碩果。他捧回“十佳班主任”榮譽,論文被評為市、縣級二等獎,新聞報道屢見報端。自學攝影攝像,成為學校的義務攝影師,工作之余收集整理石門山歌,拍下很多重要的歷史資料。
鴻雁傳情 家書寫出好家風
家書是情感的紐帶,它們見證了唐生敏和王桃玲堅貞不渝的愛情。10多年兩地分居、鴻雁傳情,夫妻倆感情經受了時間和空間的考驗。
唐生敏的女兒唐曉馨在《可留園家書》的序言中寫道:父親剛和母親結婚的時候十分浪漫,他會在桃子摘回來的第一刻,把看上去更好吃的桃子挑出來,給母親留著,并嚴厲警告其他人不準偷吃。他還因為母親嫌晚上燈光不好,給母親用壞掉的雨傘把、木塊做了一盞手工臺燈。后來,母親外出打工多年,父親經常給母親寫信,幾年下來,他們的通信裝了滿滿一大紙箱。羨慕那時候的愛情,實實在在,有字為證。
家書也是家庭關系的潤滑劑。感恩公婆的付出,王桃玲時常會給二老寫信?!鞍职謰寢尙F(xiàn)在還在為兒媳操勞,幫忙帶孩子、看屋、喂牲口……”年邁的老人每次收到媳婦的來信,都要請人念三四遍,不識字的婆婆聽一遍就哭一回,公公則馬上張羅著給媳婦回信,叮囑她愛惜身體。
唐生敏和王桃玲經常給兒女寫信,談人生和理想,聊身邊的朋友和小秘密,以及生活中的小情緒,像朋友一樣坦誠交流?!艾F(xiàn)在想起來,應該是8歲時的那封信,奠定了父親在我心目中的位置,一個可以進行平等交流的長輩與朋友。那年我生日,父親給我寫了一封信,年幼的我,雖能勉強讀完那封信,卻并不能真正懂得字里行間的情感,但奇妙的是,每一句都戳中我的內心,8歲的我,讀完信,躲在被子里淚流滿面?!碧茣攒斑@樣描述家書對自己的影響。
唐曉馨和哥哥唐匯盼從小體諒父母的不易,經常幫助父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唐曉馨性格開朗、成績優(yōu)秀,大學畢業(yè)后和丈夫在長沙工作。唐匯盼繼承了父母的勤勞踏實,學到一手精湛的廚師技藝,和愛人經營著一家餐飲店,在常德市城區(qū)買了房子。
退休后,唐生敏和王桃玲來到常德市城區(qū),一邊幫兒媳帶孩子,一邊實現(xiàn)自己的“宏偉藍圖”。編印族譜、修養(yǎng)雞場、打理油茶園、整理文字作品……一刻都沒有閑過。
“可留園”是他對自家宅院的雅稱,他說,這本還在不斷更新的《可留園家書》,是留給子孫后代的財富。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希望孩子們刻苦學習、努力奮斗,用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今年11月,68歲的唐生敏歷經1年學習,參加9次考試后,終于拿到了機動車駕駛證。開著小轎車,帶著妻子行駛在家鄉(xiāng)的綠水青山之間時,總有無限的激動和感慨涌上他的心頭。